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上半年温州市经济形势分析

作者:温州市统计局  来源:温州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22日 16:03  浏览:
今年以来,我市国民经济的运行环境出现积极的变化,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积极的回升态势,表现为生产要素供给有所改善,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明显放大,电力供应继续好转,原材料涨幅有所缓和,基础性和工业性投入大幅增加,外向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消费市场稳步回升,工业经济稳定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国民经济继续处于稳健快速的发展态势。但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仍比较突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位次依然居后,财政增长继续低于GDP 增长,中小企业发展潜力不足,工业企业出口增幅出现较大的回落,服务业发展态势继续趋缓,部分区域经济呈现新的发展动力不足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抢抓经济发展机遇,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完成全年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上半年,全市经济进入积极回升的运行轨道,经济发展动力逐步增强,支撑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增多。据初步核算,上半年GDP总额8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在14%左右,增幅同比约提高1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增长0.1%、16.0%和12.3%,工业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突出,第三产业发展平稳,农业经济发展不容乐观。二季度的工业、投资、财政收入和企业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要好于一季度,预计下半年国民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1、工业经济回升基础得到巩固,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比较明显。上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743.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2.88亿元,增长23.0%,增幅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市规模工业在前2个月增幅波动较大的情况下,3至6月份单月增幅均保持在20%以上,回升的基础得到巩固。上半年工业经济表现为四个方面的“亮点”:一是重工业上升力度明显加大。我市重工业在去年高位回落后,今年以来再次出现超赶轻工业的新趋势,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的重工业总产值696.69亿元,增长24.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4.3个百分点。在重工行业中,电气、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业、专用设备、金属制品等分别增长25.7%、46.7%、26.1%和 27.0%,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13.2%、24.1%、10.6%和18.2%。二是大中型企业优先发展。上半年,我市433家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3.86亿元,增长24.9%,增幅超过规模工业平均增长水平1.9个百分点。我市大中型企业数在全市规模工业中占比重为8.3%,其工业总产值占比重为48.0%,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科技投入和新产品产值大幅提高。今年以来,我市在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攀升的背景下,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前5个月全市规模工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39亿元,增长18.6%,增幅比去年同期有较大的提高,电气、化工、医药、交通运输等13个行业增幅在40%以上。我市新产品产值在去年增长45%以上的基础上,上半年实现新产品产值89.46亿元,增长40.9%,我市企业向科技创新型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四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我市工业经济效益在持续近一年来的缓慢增长后,前5个月情况有明显的改善,全市经济效益考核企业得分184.71分,比去年同期提高7.16分,万元产值能耗降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新产品产值率等多项经济指标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前5个月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9.05亿元,增长18.4%,其中利润总额38.59亿元,增长20.5%,增幅分别同比提高9.7和17.7个百分点。当前企业经济效益是恢复性增长,扭亏增盈任务还相当繁重。
  2、投资增幅明显上升,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今年以来,由于受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房地产投资萎缩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制约较大,二季度我市投资走势有较大的好转。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9.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其中限额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11.49亿元,增长23.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7.9个百分点。据分析,上半年影响我市投资的三大因素中,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性投资分别完成75.61亿元和62.56亿元,增长34.7%和60.0%,继续保持较快的增幅。房地产业投资78.34亿元,增长2.8%,与一季度下降25.2%比较,有较大的提升。上半年我市施工项目1462个,比去年同期提高53.1%,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435个,增长35.9%,预计下半年投资态势将继续趋好。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性变动明显,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性投资分别占限额以上投资比重为35.8%和29.6 %,比去年同期提高3.1个和6.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占比重37.0%,比去年同期下降7.3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市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比重增加,生活性投资比重减少,表明投资结构进一步好转。
  3、招商引资质量明显提升,外贸出口态势良好。今年我市高度重视外向型经济工作,突出“以民引外、民外合壁”为重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逐步实现了从“量的扩大”向“质的提升”转变。上半年全市新签外资协议12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3个;新签协议项目金额5.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倍;实际使用外资2.34亿美元,增长1.85倍,增幅均名列全省前茅,引进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3个,增长1.94倍。引进制造业项目115个,占全部项目的93.5%;外商投资项目中属于“以民引外” 项目99个,占全部项目的80%以上。上半年,全市新签引进内资项目112个,引进国内资金17.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倍,完成全年计划的78.1%。
  今年我市外贸出口受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和人民币升值影响,外贸需求不确定因素增加,但我市外贸出口基本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前5个月,我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5.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8%,其中外贸出口28.47亿美元,增长33.6%。出口地区仍以欧洲、亚洲为主体,向北美洲外贸出口得到较快增长。在出口品种中,鞋类、合成革、机电类保持领先增长的地位,增幅分别为38.3%、58.9%和37.7%,但是服装、眼镜、打火机出口增幅分别为19.4%、25.7%和19.2%,继续保持较缓的增长速度。
  4、消费拉动逐渐增强,零售市场提升与居民消费升级产生联动效应。上半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51亿元,同比增长13.2%,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1.0个百分点。表现为消费拉动增强的特征,符合宏观调控的方向。今年以来我市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消费增长差距明显缩小。上半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43亿元,同比增长13.4%,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5.08亿元,同比增长12.7%,增幅相差0.7个百分点,比去年缩小4.4个百分点。二是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继续扩张,规模效应显现。由于我市大型超市的不断涌现,消费环境逐渐提升,零售企业规模效应明显。上半年我市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5.9亿元,同比增长14.4%,快于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3.0%,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三是热点商品销售带动明显。上半年,我市热点商品销售从过去的大件销售逐渐向以提升生活质量为核心的多点扩散型商品转变,热点商品主要有电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类增长30.2%,通讯器材类增长28.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3.7%,化妆品类零售增长37.6%,金银珠宝类增长24.0%,家用电器类增长38.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3.9%。
  二、经济运行出现的积极因素
  今年以来,全国、全省经济加快发展,我市国民经济自宏观调控以来也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据分析,上半年推进我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出现积极的变化。今年以来,我市在贷款环境、企业用电、原材料供应等方面明显好转,对企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是贷款增幅继续上升。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多年的金融资金“紧运行”状况有所改观,虽然今年中央银行提高贷款利率,央行又上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但是我市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上浮比例有所下降,总体贷款利率比较适度,贷款环境明显宽松。6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973.45亿元,同比增加312.3亿元,增长18.8%,增幅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工业、商业等短期贷款对象增幅在60%以上,个人消费短期贷款增长18.8%,增幅同比提高8.1个百分点。但是贷款信心有待进一步恢复,金融机构存贷款比例为74.5%,上半年新增存贷款的存贷比例下降到56.6 %。二是企业用电改善。今年全市用电形势比去年有所好转,电源性缺电情况已有所缓和。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95.31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其中工业用电量68.55亿千瓦时,增长14.7 %,工业供电基本基本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但是由于受局部用电网络制约,导致局部性的“电网制约缺电”现象。三是原材料涨价得到缓和,企业利息负担有所下降。由于国家控制生产过热性行业带来的直接效果,全国性的原材料轮番涨价有所好转。上半年我市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价格指数为105.0,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原材料指数与出厂价格指数“进出到价”为4.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减少1个百分点,企业成本压力有所减轻。前5个月规模工业企业财务费用11.84亿元,财务费用率1.39%,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财务费用增长20.1%,增幅同比下降14.8个百分点。
  2、经济运行的动力继续增强。温州经济与全省各市的现实的差距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但是潜在的差距表现为经济投入方面。加强经济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已成为共识。上半年全市工业性投资为71.74亿元,增长61.1%,特别是占工业投资主体的限额以上制造业投资增幅高达70.9%,与去年同期增长11 %相比,出现较大的反差。同时,本年工业性施工项目也由去年同期的497个增加到1076个,增长116.5%,表明近期内工业投资仍处于持续回升的态势。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2.34亿美元,增长1.85倍,增幅居全省各市的前茅,外资经济将为我市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3、经济运行质量总体有所提高。 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改善,特别是在企业效益、企业能耗代价有较大的好转。前5个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幅20.5%,高出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同全省平均增长水平20.6%基本持平。在32个工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利润增幅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利润负增长行业由去年上半年的12个减少到3个。据分析,上半年经济效益的回升是在去年较低增长的基础上,呈现的恢复性增长。同时,企业在能耗代价方面有较大改善,前5个月,全市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为14.53%,去年同期为3.69%。上半年我市财政收入也呈现好转的迹象,工商税收回升势头较好。上半年我市财政总收入120.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07亿元,增长8.9%,增幅分别比一季度提高1.3个和0.6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市完成工商税收52.45亿元,增长13.0%,其中当月增长13.9%,上升态势良好。
  经济发展出现也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表现为农业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农作物播种面积与渔业生产明显下降,以房地产为主要行业的第三产业发展趋缓,外贸出口摩擦和人民币升值对我市外贸经济影响显现,小企业发展态势不容乐观,生产要素制约出现结构性的变化。此外,上半年我市国民经济运行还表现为部分区域经济出现新的发展动力不足迹象。
  三、全年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发展虽然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整体呈现继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9%,高于2005年0.6个百分点,亚太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继续走强,我国经济在2年的宏观调控后,全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预计,上半年我国GDP增长将超过10%,全年增幅超过9%。浙江作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一季度GDP 增长在14%以上,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升。
  从全年发展趋势看,我市经济在外部环境、发展动力与运行效果方面均出现有利的变化,加上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市各地、各行业加大干劲为“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国民经济将在较高的平台上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发展速度有所上升,预计全年GDP增长将超过去年的13%的水平。
  一是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工业经济已经进入平稳较快增长期,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带动作用增强,第三产业受旅游业、金融业、居民消费等带动将有所好转,农业经济受粮食播种面积整体下降和渔业全面减产等影响,可能出现低增长或负增长。
  二是从需求角度看,上半年由于投资的回升,三大需求均保持了较好的拉动力,但是投资增长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特别是房地产业投资萎缩将是持续影响全年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外贸出口受贸易摩擦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许多工业行业及产品出口增长均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压力增大。
  三是从经济运行的效果看,由于受到持续二年的原材料、燃料、能源等价格的轮番上涨,我市企业利润受到价格因素“无形转移”,以及房地产为主等第三产业营业税收的大幅下降,以及我市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对税收贡献下降,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继续居全省各市的末位。上半年我市企业利润的回升,受到去年基数前低后高的影响较大,随着下半年基数的抬高,保持上半年的增幅难度会加大。综上分析,为了保持全年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1、关注县级经济发展呈现阶段性动力不足问题。我市县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是从2002年开始的,县级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滞后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2005年,我市有9个县(市、区)GDP增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6年一季度,我市还是有9个县(市、区)GDP增长低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从11个县(市、区)发展情况分析,呈现出区域性、阶段性发展动力不足问题,这种现象不是在高增长平台上的平稳发展,而是伴随着部分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转移或衰退,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导致经济发展持续性的滞后。当前,在全省各地抢抓机遇,县域经济正处于快速推进的良好时期,各地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科学发展战略,进一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2、重新审视中小企业对温州经济发展的贡献。中小企业众多是我市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市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我市工业总产值的七成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据浙江省统计局考察,意大利的GDP在全世界居第7 位,其GDP 中大部分是由中小企业贡献的,浙江、特别是温州的产业结构与意大利有相似之处,目前当务之急是扶植、规范中小企业发展,要继续扩大标准厂房建设规模,拓展中小企业发展空间,这也有利于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管理提升问题;要从大企业入手,通过“以大带小”,引导众多中小企业纳入大企业产业链;定期开展银企项目合作,规范中小企业财务,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现代服务业提升要与工业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相结合。现代服务业在“十一五”时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每百元产出增加值分析,服务业为60%左右,约为工业经济的3倍。按照上半年情况看,服务业对经济贡献减弱,占GDP比重将再度下降。当前现代服务业的提升与工业经济和城乡居民生活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据调查分析,与工业经济发展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有现代物流业、金融业、信息和科技业等服务业,与当前居民消费升级相关密切的主要有居住及装修行业、汽车及相关行业、电脑等系列电子产品、教育娱乐及相关文化产业、居民旅游、医疗健身、教育文化等行业,据我局调查统计,近几年这些商品、服务业消费年均增幅在15%以上。因此,在制定和引导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温州工业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现状。
  4、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增强外贸出口竞争力。今年温州外贸出口受到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等影响已比较明显,上半年对工业企业出口影响要大于一般贸易的出口,我市多数出口产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如温州服装行业近两年出口增长出现较大的下降。我市外贸需求对国民经济贡献下降,势必会影响全年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应对外部环境,调整产品结构,我市的鞋类、服装、打火机等传统的产品出口扩张的潜力空间已经有限,必须要提升温州产品出口层次,要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
  5、优化资源配置,努力解决要素制约的新矛盾。温州经济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积极争取重点项目的土地供应指标的同时,要出台奖励措施,盘活现有工业用地,鼓励企业开发现有的土地资源,提高厂房利用率,制止企业囤积土地、炒作土地的行为。要解决好温州产业发展与用工的关系,注重企业技术工人、管理人才等培养,进一步稳定企业外来人才。要鼓励企业抓住目前信贷“宽松”的有利时机,按照市场发展导向,加大投资力度和科技开发力度,增添生产线,努力扩张企业生产能力。(高顺岳)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6年08月22日 16:03

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 - 维多利亚老品牌网址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