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作为民营经济发祥地和全国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前沿阵地,中小微企业占比超99%,行业协会在中小微企业间影响力巨大。位于温州的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立足区域产业特征,探索构建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的产教融合新范式,促进院校专业链与中小微企业人才需求链、技术创新链有机衔接,有效破解单一中小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实力不够等难题,实现了校企协同、互利共赢。学校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连续7年位列浙江省高职前两名,近五年共为企业输出15000余名人才,大多数担任技术、管理骨干,成为支撑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
发挥行业协会“连接器”作用,
校行企共建产教融合平台
围绕“服务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及中小微企业价值链”,以眼视光技术、人工智能等6个专业(群)为试点,学校与温州市总商会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发起成立或实质性参与温州市眼镜商会、温州市机械工程协会等6个行业协会,并选拔专业骨干担任协会重要职位。通过协会牵引,联合代表性会员企业,采用“产业学院+实训培训基地”和“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两种形式共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在满足教与学基本功能基础上,结合各专业(群)优势禀赋以及对应产业(集群)需求特征,差异性强化基地的产、训、研、创等功能。
发挥行业协会“聚宝盆”作用,
多方联合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联合行业协会遴选行业企业专家组建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依据行业最新标准规范,研制并动态更新专业(群)标准、课程标准、实训标准等教学标准。面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动态前沿,联合行业协会通过汇聚、甄选、萃取、加工等系统方法,将企业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等生产要素转化为教学要素,校企双元开发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课程、实训指导书等教学资源。立足行业协会第三方视角,在行业标准基础上联合开发教学评价标准,将学生技能提升、劳动品质、工匠精神等有机融入到评价体系中。借鉴OBE结果导向教育理念,实行“工单制”“模块化”评价方式改革,推进教学评价过程化、系统化、真实化、多元化、数据化。
发挥行业协会“调度台”作用,
构建网状实习柔性组织模式
校行共同研制实习合作企业遴选标准,组建企业库,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星级企业评定规范;共同研制企业导师遴选标准,组建导师库,选拔德技双馨的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实习导师。校行共同收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实习计划归集编制成“工单制”项目;立足中小微企业“一职多岗”和“一企少岗”特征,以协会为“调度台”,通过实习实训管理信息平台对多家企业、多项任务、多个岗位、多位导师、多专业学生进行统筹布局和动态匹配;打破院系、专业、行政班级和企业人事壁垒,组建多个混编式企业班和学徒班,以轮企轮岗联动方式实施模块化协作式教学。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学生跨企多岗实习轮转跟踪监测体系,校行企共同实施标准化与个性化、形成性与成果性相结合的实习综合考核评价。
发挥行业协会“润滑剂”作用,
完善校行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健全多方共建共管机制。“学校牵头、协会引导、企业跟进、政府支持”,以章程为引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多方共同实质性参与产业学院(基地、研究院)运行管理,明确各方责权利;成立校行企联合党支部,党建思政工作贯穿实习实训全过程。
加强企业参与育人的绩效评价应用。经政府授权、总商会与学校落实,强化行业协会对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绩效的考核评价功能;采取正负面清单和积分制,将企业岗位推荐、岗前培训、多岗轮换、导师带教、实习鉴定等工作绩效纳入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作为享受政府产业扶持资金差异化补助,以及学校优秀毕业生推介、培训服务、技术创新成果优先转让等红利的参考依据。
畅开校企人才交叉任职的“旋转门”。建立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的“双岗、双薪、双师”制度以及“教学与生产联动”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激励专业教师服务企业、企业骨干投入育人的双向长效机制。
网站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SCqvn2ky0j58kmDHCMF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