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校企合作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让学生适应生产岗位的需要。”
正值暑期,但很多职业院校的师生没有放假,而是走向了另一个“课堂”—企业。在企业的不同岗位上,学生们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近年来,随着产教融合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呈现出多样化格局,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也不断成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超过50%,企业导师也为学生带来新的资源。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产教融合还需进一步发力。
▲苏州市职业大学校园里,产教融合的字牌十分醒目。图/罗芳菲
变“纸上谈兵”为“身体力行”
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企业,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助推产业发展等职责。
但在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与产业人才培养“两张皮”,学校与企业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窘况不时出现。学校教的在企业用不上,企业需要的学校不教,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号上。
产教融合既是教育政策,也是产业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产教融合的政策不断完善。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产教融合、特色办学”。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将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此后,《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持续推动产教融合发展。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组建了1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涵盖了企业、学校、行业、科研机构在内的4.5万余家成员单位,形成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发展的办学模式。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75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49万个,年均增幅达8.6%,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000多个专业点,惠及10万余名学生(学徒)。
“到企业实践,变‘纸上谈兵’为‘身体力行’,真是提升技能、开阔视野。我参与到企业的项目中,还为一线教学积累了教学案例,一举两得。”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动漫专业教师潘晶晶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她的学生也都进入企业实习,在真实的生产环境里得到锻炼。他们是产教融合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2021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确定了首批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63个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经过两年多建设,全国已培育5247家地方产教融合型企业,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新一轮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公布,保留专业624个,调整专业(含新增、更名、合并、撤销、归属调整、拆分)872个,调整幅度近60%。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349个专业和12余万个专业点,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
走向多方共赢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于2022年5月正式施行,新法多次提到“产教融合”,在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产教融合路径、构建多元办学格局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鼓励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自此,产教融合从政策导向上升到法律规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基础上,提出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一体、两翼、五重点”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一体”是教育部和有关省份共同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新模式。
“两翼”,一是聚焦区域,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整合优质资源要素,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学校办学,打造兼具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市域产教融合体。二是聚焦行业,企业牵头,联合学校、科研机构共同建设一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育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今年6月,《深化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出台,明确提出再遴选30个左右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支持各地培育遴选一批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立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体系。
试点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取得显著成效的,按规定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并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同时,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打造一批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产教融合新型载体,推进职业教育与重大产业布局精准匹配、深度匹配,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这几年,产教融合统筹和协调的力度越来越大,原来它只是职业教育的实现路径,现在已经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成为一项基本制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说。
7月25日,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这是首个国家层面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覆盖22个省份,包括9所普通高校、34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及其49家所属制造类子公司,5个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支持单位参与。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表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发起是产教融合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新组织形态。其目标有两个:一是校企合作培养企业产业需要的人,另一个是校企合作解决企业产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遇到的技术、工艺、产品等问题。
新时期的产教融合将形成多方共赢局面,企业与院校共享优质资源,实现企业技术升级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培养。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参加企业校园招聘会。图/伊凡
迎接挑战,不断优化
虽然产教融合渐入佳境,但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更高,给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在邢晖看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对产教融合提出了要求,但相关法律,如公司法、劳动法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与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相互衔接。
近年来,关于产教融合的政策密集出台,加速了产教融合的进程,但有些政策仍未落地。比如,企业作为办学主体,还存在一些困难。很多企业有顾虑,不知道土地、税收政策能否到位。“对于产教融合来说,不管通过什么平台来推动,关键的问题是学校和企业的利益能不能保证、是不是契合。”邢晖说。
同时,邢晖强调,产教融合的目标一定要落到“育人”。但在实际中,很多企业对于“育人”并不重视,只是在“用人”。他们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企业要的是收益。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校企合作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让学生适应生产岗位的需要。对此,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方都有责任。”邢晖说。
一直以来,职业院校对科研并不重视,教师在科研方面的基础也比较薄弱,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企业对科技创新有需求,邢晖建议,职业院校加大科研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
“在不同发展阶段,产教融合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都不一样,但每越过一个困难,产教融合都会前进一步。”邢晖说,产教融合要不断优化,形成合力,创新发展。
网站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71eKj6Wc8s3QfEHpU1A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