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武汉大学一名大四学生在进行体质测试过程中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离世。这是国内最新一起学生参加体质测试时发生的悲剧。事情发生后,结合近几年时常发生的学生体测猝死事件,围绕学生体质测试的安全保障、意外防范的问题再次引发诸多讨论。
大学生体测猝死事件频发,表明体测已成为一种“高危动作”。以至于,天津一所高校近日在进行学生体质测试前,要求学生签订学校免责协议书,不仅背离了体测初衷,而且有违大学精神,引起学生的不满。这则“学生体质测试要签‘生死状’”的新闻,也在舆论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多数网友和专家认为,高校对学生进行体测,无可争议,发生大学生体测猝死事件,仅是个案,不能以偏概全,因噎废食。
然而,发生大学生体测猝死事件,除了个别高校体测技术不规范之外,关键是大学生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去年12月,据湖南某高校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全校2万本科生体质测试,仅19人达到优秀,2.85%在良好以上,而不及格率占23.05%。今年6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名受访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四分之一受访大学生每周锻炼不足一次。特别是,大学生体质测试,请人“代跑”之风盛行,更是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一种讽刺。
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其中明确规定:新学期开始,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体育测试达不到50分,将拿不到毕业证,也没有资格参加评优和评奖。然而,在政策与对策的长期僵持中,中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被一次次忽视。孩子们仍然埋头于书本和作业中,间或于百忙之中临阵磨枪,应对体育考试。然而,当高校被迫取消长跑,体测中倒下的学生越来越多时,学校和家长还能沉得住气,逼迫孩子搞“题海战术”?当学校的综合测评一次次输在体育成绩上,校领导还能横下一条心,片面追求升学率?当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连年下降,影响到国家人才战略时,应试教育还能“深得人心”?
可见,“体测猝死”事件频发,折射学生体质之殇,当引起教育部门警醒与重视。此前,体育“入中考”,将体育成绩同大学毕业证挂钩,力助学生体质的提高,便是一个良好开端。应加大力度,使体育成为高考必考项目,实现与中考无缝对接,并提高体育成绩占中、高考总分的比重。特别是,应实行关口前移,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将体育纳入应试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计划,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只有这样,才能倒逼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及学校重视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不再“重文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