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从国家技术发明奖看高校科技创新

作者:不详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5年04月07日 00:00  浏览:

  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两个一等奖出自高校,对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是一个莫大的鼓励。获得这两个大奖表面看来是一种偶然,实际上是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提高的大前提下产生的,是高校整体科研实力和竞争力提升以后的一种必然。

  一些高校领导、科研管理者、学术带头人等各方面人士普遍认为:每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和突破的背后,都有国家宏观科研大环境改善的大背景,有高校科研机制的创新,有政策、资金的导向和支持,有领军人物和他率领的创新团队的全力攻关。近几年,高校始终把“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作为自己坚持的发展理念,瞄准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集中资金、创新团队等一切有利的因素,加快科研资源的整合,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作为凝聚人才的大熔炉,在实战中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的科研队伍,高校的科研优势正在日益突出地发挥出来。

  重大发明的背后是科技自主创新的大环境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所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高校在这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能够包揽国家技术发明奖两项一等奖,有一个共同之处在于:这两个项目都是经过多年摸索、历经多次失败、坚持自主创新而最终获得成功的。如黄伯云院士8年留学海外,回国后潜心研究,进行自主创新的不懈探索;张立同院士在高性能材料领域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最终获得学术界的认可,都是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的结果。

  据了解,这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两项成果,都属于新型复合材料的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这两项成果不仅形成了技术平台、装备制备平台,而且实现了产业化,是技术跨越方面非常突出的例子。对此,科技部副部长、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秘书长程津培院士认为,过去6年这个奖项空缺,可能跟大家对产业技术进步重视不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够、科研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累得不够有关。近年来,科技自主创新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评价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工作者可以更多地把精力和聪明才智投向创新、投向科研成果的转化。这是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产生的大背景。

  的确如此,2004年度,高校在高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承担了重要任务,在“863计划”中以高校为主承担课题270项,占项目总数的32.6%,获国拨经费4.34亿元,占经费总数的24.4%。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东南大学获得国拨经费超过2000万元。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从1996年至今学校到款总额稳居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中的前10位。

  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赵邦友认为,科学研究离不开好的大环境。以四川省为例,在国家和四川省的大力支持下,全省高校科研项目及经费实现了快速增长,获得科技经费13.86亿元。四川大学魏于全院士主持的“基因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得“973计划”批准立项,这是西南地区承担的第一个首席科学家“973计划”项目。可以说,高校在承担项目的“实战”中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从而增强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研成果要想有重大突破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中南大学科技处处长吴爱祥说:“中南大学作为高性能金属基航空制动材料的国家创制基地,对其战略价值的认知是深刻的,对受制于人的感受是直接的,对抢占这一战略制高点的基础是坚实的。这就是中南大学选择和成就‘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技术’的前提。”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南大学很早就提出和推行了“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理念,在发展目标上确立了“直接贡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直接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直接解决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技术问题、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工作目标,在体制保障上构建了“以人为本、立足学科、要素组合、产权明晰、知识营运,赋予科技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源泉和最广阔的运作空间”的学科性公司制创新组织。种种因素,决定了中南大学这所地处中部的学校在直接贡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方面走在了一些东部高校的前面。而西北工大形成了一个既重知识创新,又重技术创新,兼顾国家和地方优先发展学科的创新体系。

  中南大学和西北工大的实践证明,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才能得到彰显。

  “科研成果要想有重大突破,技术上必须要有理论创新和技术上的独创之处,否则只是工艺的改进,而无法形成核心技术,在解决战略性科技问题方面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张卫冬说。

  据了解,单是中南大学黄伯云教授和他的课题组首创的“定向流热梯度式碳原子沉积技术”就获得了11项国家发明专利,以自己的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与国外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教授也是全面突破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获得了6项国家发明专利,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和设备封锁,形成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制造工艺和设备体系,使我国一跃成为继法国和美国之后全面掌握该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志民博士介绍,2004年度我国高校获专利授权比上年增长61.2%,其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10所高校获得授权专利百件以上,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获得发明专利百件以上。分析其中原因,李志民认为,各高校对科研的重视在观念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从以前重视通过论文和专利来评职称,一旦评上就束之高阁,到现在更加注重专利的市场转化潜力和竞争力。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也通过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排名,促进高校重视专利的申请等工作,同时在减免专利申请费用等方面做好服务,大大促进了高校在专利申请方面的积极性。

  一流成果的产出必然有颇具实力的创新团队和宽松的科研氛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段宝岩教授认为,已连续空缺六年之久的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今年落户高等学校,这是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结果,尤其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的结果。再一次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过去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是卓有成效的,高等学校已经并将继续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持。

  再优秀的领军人物,如果没有一个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团队,再好的想法也无法实现。黄伯云教授的团队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后来的60多人,涵盖了6大学科,这不是科研队伍规模简单的扩大,而是科研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处处长何国强介绍,张立同教授有一支以年轻博士为骨干力量,实验技术人员和研究生群体为主要成员的创新团队。这个团队有强烈成功的决心,有耐得住寂寞的意志。并且这个团队中还有“三高”的要求,即学术水平高、工作质量高,成果效益高,在这个高标准的要求指导下,张立同带出了一支包括研究生在内的科研队伍,提供了一个全方位材料科学研究的大舞台。

  实际上,教育部在2004年实施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第一层次着眼于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批长江学者因为取得突破性成果已经成为领军人物,在328举行的2004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上,190位高级人才加入了长江学者的行列;还遴选出59个创新团队,1009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给予资助,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教育部和各高校都充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从全世界范围内广纳英才。有了人才,好的科研理念和一流的学术成果才有产出的可能。

  值得欣喜的是,从这次获奖项目看,主要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占61%,表明我国科技队伍的断代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科技人才的年龄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不仅是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许多高校出现了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队伍,人才队伍的迅速成长,显示创新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山西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曹建平表示,目前高校的科研管理中对发表论文和项目完成的审核虽然很有必要,但是不能过于频繁,否则会使高校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们对各种总结、评估应接不暇,真正“沉”在实验室的机会反而很有限,对于科研成果的产出很不利。美国著名数学家纳什所在的学校并没有给他更多工作量考核的指标,然而,正是在这样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才有时间真正地沉淀下来,一旦时间和条件成熟,就会产生出具有巨大价值的成果来。

  成果再优秀也属于过去,科学自有更高的境界。对于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来说,需要克服的困难还很多,如目前大学“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普遍落后于“产生重大创新成果”的实际要求,需要改进的是大学的“科技评价”要逐步调整到强调“原始创新与国家重大需求的高度一致”上来,在经费的支持、学科的交叉、基层科研组织的整合以及科研工作的运行机制上,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41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5年04月07日 00:00

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 - 维多利亚老品牌网址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