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中国大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成长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05年12月31日 11:27  浏览:

爱心公益协会的同学在整理募捐的衣物。

每个星期天的下午,原本安静的清华大学13号学生公寓二层就会热闹起来。原来,这里有一个房间被当作了清华爱心公益协会的捐衣室。协会负责人叫金敏超,是位研究生。他说:“捐衣服是我们这个学生社团的‘传统项目’了。去年湖南邵阳山洪灾的时候,我们在全校的毕业生中募集了近2万件衣服送到当地。现在,我们每周日下午都会到捐衣点来,一次能收到100多件”———

■爱心社团:为社会做一些实事

清华爱心公益协会有100多名注册会员,多为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本科生。电子系二年级的刘畅越说:“我在学校路边看到了协会在招募会员,就报了名。当时,我也没多想,就是想为社会做一些实事。”

今年12月5日是第20个国际志愿者日,爱心公益协会组织会员去北京民工子弟学校———行知学校给小朋友讲课,当时实际报名的人数是名额的4倍。

像爱心公益协会这样的社团在清华大学还有许多,如紫荆自愿者服务队、清华大学红十字学生分会、绿色协会、笃行社和小动物保护协会等,都是很受大学生们欢迎的志愿服务组织。

清华科协更是其中的一把“好手”。今年8月,他们组织了21名同学到新疆库尔勒。5天时间,他们给当地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们带去了清华历史与科技普及展览、针对小学生的趣味科技比赛、与当地中学生探讨关于学习方法、人生规划和大学生活等内容的讲座。科协主席于利成说:“我们还打算利用暑期以及‘五一’、‘十一’、寒假等假期时间,组织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精彩、参与面更广的科技普及活动。”

对于参加公益活动,刘畅越觉得,在“服务社会”中耕耘,是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我就是被‘爱心公益’4个字给吸引住了。”她说。爱心公益协会会长金敏超说:“许多同学参加公益活动后,都深刻体会到,我们自己能够做的事是很有限的,但通过各种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公益事业、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扶贫:学子走出“象牙塔”

12月14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贴出了一份通知———2006年7月28日至8月17日,学校计划组织500名在校生、年轻教师和部分美国大学生参加“清华—美国大学生暑期教学互助活动”。

这个活动是清华大学为配合西部大开发,在2002年启动的以“传播知识,消除贫困”为主旨的远程教育扶贫项目的一部分。到今年9月1日,学校已经在全国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建立了100个远程教育站。

今年夏天,133名清华大学学生自愿组成了教育互助小分队到16个教育扶贫教学站。他们在两周的教学互助活动中,为贫困地区参加高考的师生和初中英语教师进行了现场辅导。

清华大学生物系二年级的高晓晖来自青海省会西宁市,在今年的暑期扶贫活动中,她带队去了离家乡不远的青海省湟中县,陆续在湟中一中、二中等5所中学进行教学活动。她说:“湟中比较闭塞和落后,这次回去,希望能为养育了我十八载的故土做些事情。”

学校负责大学生扶贫实践的刘振江老师说:“让学生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等走出‘象牙塔’,开展支教、调研等活动,这更有益于他们学有所用、回报社会,学生们普遍感到收获很大。”

■实践基地:博士硕士初试锋芒

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精密仪器系的倪凯、周倩两位同学,去年在河北秦皇岛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后视镜研发和生产的公司实践时,开发了“汽车开门防撞装置系统”。日前,他们同公司的技术员一起申报了“汽车多功能防盗报警器”专利。他们说:“我们有机会申请自己的专利,这与我们对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现状有了一定了解是分不开的。在实践基地,我们有更多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和企业技术人员的不断探讨中,对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有了更真实和深入的理解。实践过程激发出了我们极大的热情,研发工作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这是清华大学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方面的一个改革。学校在中国各地建立了很多实践基地,基地内的企业根据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向清华大学申报实践课题,不同专业的研究生选择其中相应的课题,然后到这些基地进行攻关。这种“研究生社会实践课”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是必须参加的,少量硕士生也可以选修。为此,学校进行了3年的试点,于1987年纳入教学计划。

近20年来,清华大学几万名研究生完成了11400多项“短、平、快”的科研项目。仅仅在今年,学校就有近700名研究生为企业举办了360期技术培训班,培训各类人员12700余人次,撰写各类调研报告、规划设计方案上千篇,申请了3项国家专利。(《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12月31日 第二版/朱一彬文/图)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5年12月31日 11:27

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 - 维多利亚老品牌网址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