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教育部高校负责人: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22日 09:51  浏览:
来源:中国青年报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

  本报记者 原春琳

  高考临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越来越多地关注所填报院校的专业就业前景和大学生未来的就业趋势。为此,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解读考生关心的就业问题。

  今年对毕业生需求下降的说法缺乏依据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2006届高校毕业生已进入求职高峰,如何看今年的就业形势?前段时间曾经有媒体报道说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比去年下降了,你认为是不是这样?

  负责人答(以下简称“答”):现在是2006届高校毕业生签约高峰期,也是求职的关键时期。实事求是地说,今年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需要高度重视,但是,需求下降的说法缺乏客观依据。

  形势严峻主要是因为:一是全社会总体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过1400万,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同时存在;三是一些地方的政策性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包括有些城市限制外地生源落户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四是社会的用人观念和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尚需转变。这些都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有利因素,今年一季度我国GDP的增长超过了10%,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的条件。首先,从我们了解的一季度的供需情况来看,与去年相比,对大学生的需求尽管增加的幅度不很大,却是在稳步增加;其次,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了多种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毕业生就业;第三,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了良好的基础,机制保障、制度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第四,下一步有关方面的调控和服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进一步的举措。

  问:有人说,就业是市场化的,政府和学校实际上在就业方面很难有作为?

  答:大学生就业始终是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不断推进的。这几年,国务院连年发文件,各地政府也出台大量的举措,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高等学校也在积极地为大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就业服务,努力帮助学生寻找适合的就业机会。同时,高等学校也在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促进就业的措施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就业服务网的建设。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两年的时间,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就业服务网,90%左右的高等学校普遍开通专为毕业生服务的网站。

  扩招与就业难并无必然联系 户口限制需要打破

  问:如今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很多高校还在继续扩招,这是不是从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答:首先说明高校扩招与目前毕业生就业难并无必然联系。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重要产业和行业紧缺的人才还是要加快培养的。“十一五”期间,国家明确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但是目前看仍有一些地方为了保持“升学率”上升,一味主张要扩张规模。5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作出了适度控制高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的决定,这是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作出的重要决策。

  问:我们在采访中还发现,现在户口也是妨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坚冰”怎样才能破解呢?

  答:流动性既是大学生就业的特点,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趋势和内在要求。“十五”期间,国家确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合理流动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高校毕业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的限制,但地区之间还不平衡,行政性分割仍然存在。

  因此,“十一五”期间,要促进高校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必须打破地域限制,消除人为市场分割,疏通毕业生到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不同性质单位就业的渠道,构建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

  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

  问:尽管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可很多家长和考生还都抱有精英心态,这种就业观是不是还在阻碍很多大学生就业?

  答: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总体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有所降低,到中小企业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学生择业观念和心态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尤其是家长的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跟不上社会就业方式的变化。

  今后几年这种反差可能会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就业岗位上,二是在就业方式上。

  应该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到基层就业,有问题更有机遇

  问:如何看待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这一问题?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呢?

  答:结构性矛盾突出地体现为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即大量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的就业岗位,而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这也是我们国家人才分布矛盾的直接体现。形象地说,就是“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矛盾。

  要做好基层就业这篇大文章十分不易,难点主要在于:一是基层的体制内单位编制少、经费紧,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受到抑制;二是体制外单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用工不规范,影响毕业生选择的热情;三是基层的生存发展条件有待改善,生活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发展空间小等需要逐步解决。

  要改变这些状况必须加大政府调控力度,需要各级政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自己的责任,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岗位和编制,尽快完善政策制度环境。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这是新时期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纲领性文件。

  问: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还有什么优惠政策吗?

  答: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尽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越来越强,但他们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政策不配套等困难。2005年全国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仅1.35万人。

  今后一个时期,应当把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开拓就业渠道、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引导和帮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

  多种措施促进就业

  问:“十一五”中后期,高校毕业生占到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一半以上。面对着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原有的就业服务系统还适应吗?

  答:要为如此庞大的人群提供就业服务,必须尽快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就业服务的手段,要由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方式转变。通过网络提供需求信息和就业服务,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求职成本,促进信息的及时发布、共享、流通和利用,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2003年以来,国家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体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离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还有较大差距。“十一五”期间,应大力构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丰富网络功能,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适时有效沟通供需双方。

  二是就业服务的主体,要由各地、各高校就业服务部门扩展到社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目前,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还存在体制性、区域性分割,公共就业服务的对象还是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主。随着大学生在城镇新增劳动力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加上离校时未能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教育部门没有手段和能力继续对离校后的毕业生跟踪管理和服务,需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切实纳入社会就业大系统,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就业服务,尤其为登记失业的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要努力促进就业政策的普惠化,力争使高校毕业生享受到更多的就业优惠政策,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据一些学校反映,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中约有15%左右的就业困难对象,由于种种原因,求职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和问题。

  未来几年,需要尽快建立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制度,包括:在培养过程中,应该从教学内容、实践技能等方面更加突出针对性;在求职过程中,高校和有关部门应给予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重点推荐;对离校后失业登记的毕业生,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创业培训、就业见习、就业推荐等服务;对离校后生活困难的毕业生民政部门应实行系列救助等。这些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落实工作。

  报考专业不要跟风

  问:现在正是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会考虑就业的问题,一些热门的专业受到很多考生的青睐。这种态度科学吗?

  答:专业的冷与热是动态的,比如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机械、地质和矿业类大都是热门专业,可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行业发展的原因,其中的一些专业变成了冷门。最近几年因为能源短缺等原因,地质和矿业又成了相对热门的专业。

  所以,考虑就业前景,应该既考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体需求,也要考虑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更要考虑个人的志趣和条件,而不宜跟风或者过于教条。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6年05月22日 09:51

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 - 维多利亚老品牌网址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