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周济:让思想政治课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课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18日 14:43  浏览:
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 题:“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教育部部长周济谈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

记者 吕诺

资料图:教育部长周济

[]

从2006级学生开始,我国高校将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今年秋季开学后,全国高校已对540万名2006级新生同时开始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

新课程的开设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大家纷纷表示,这门课程从大学新生实际出发,内容新、体系新,将为他们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问:当前形势下,为什么要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

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变化新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2004年3月,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从培养师资队伍、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宏观指导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了全面部署。2005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央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都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课程方案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把“98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必修课,即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调整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的综合性、整体性要求。新课程方案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课程方案的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了基础。

问:新课程的教材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已正式出版,其他三门教材正在审定的过程中。总的看,四本教材有3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二是突出了教育的重点,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三是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读性,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力求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将道德与法律有机融为一体的,具有特定定位、特定内涵、特定任务的崭新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特点,是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清华大学2006级新生领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中国教育报记者 鲍效农 摄

问:实施新课程方案,为什么从一门课程入手,首先对2006级新生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答:之所以从这门课入手,我想首先是大学生们非常需要这门课程。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上讲,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转折的关键时期。人生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面对崭新的大学生活,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会遇到一系列的人生课题,比如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等。这一系列人生课题,都需要大学生们去观察、思索、实践、选择,他们也真心希望能够有这一门课程,给予自己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这门课能够帮助大学生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教学规律上讲,这门课的实践性、应用性更强,在课程体系当中居于基础地位,符合教育规律,最适宜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入门课程。从实施新课程方案的步骤上讲,首先从一门课入手陆续开设到位,更为稳妥,有利于为开设其他三门课程进行探索,积累经验,作出示范。从落实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的要求看,首先开设这门课也是非常必要和适时的。

问:您提出要努力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答:我们要把这门课程开好,难度确实很大。但我们应该有信心,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要努力使得这门课的学习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大学生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行动,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

二是以理服人。马克思主义真理当然要传授、要灌输,但课程成功与否的最终衡量标准,是学生是否学会了,真懂了,真信了。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同时又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大学生关心的一系列问题,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明白,讲得让他们信服。

三是以情动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是通过讲授人生的道理启迪人的心灵,在教学当中更应该用心、用爱、用情,满腔热情地关爱、体贴和帮助大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一方面要了解大学生,一方面要用深刻的道理和生动的事例感动学生。

问:为确保新课程方案高质量顺利实施,有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实施新课程方案的任务很重,中宣部、教育部主要抓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学科建设。中央有关文件规定,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级学科。这是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重大进展,对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队伍,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的素质,都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二,按照“定向申报、择优遴选、集中编写”的方针,把全国的专家组织起来,集中时间和精力编写教材。党中央对四门课程的新教材编写工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作为工程的重点加强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对教材进行了严格的、深入的审议。教材编写工作多次听取一线老师和学生以及理论工作者的意见,集合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特别是高校专家的力量和智慧,现在已经取得阶段性的重大进展。

第三,抓教师培训。做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训工作,去年和今年,仅在中央党校就培训了1200名骨干教师,各省(区、市)今年也都开始进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学习培训,努力在5年内能够对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进行一次全员培训。

从今年7月至秋季开学前,我们还集中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进行了一次系统培训。中宣部、教育部于7月初和8月初,分两期对近500名教师进行了培训。各地教育部门于8月中旬开始陆续组织本省的培训,目前,全国约有12000位这门课的专兼职教师接受了培训,为高质量地开好这门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问:实施新课程方案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应作哪些改进?

答:我们对这些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二是要有人格魅力。 要开好这门课,我们的教师还要在吃准吃透教材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下功夫。教材是在编写组反复多次讨论修改、逐级审议的基础上审定的,体现了对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需要准确把握。其次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要努力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要加强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讲深讲透、讲明白讲清楚。

要特别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部在这方面正在建设一个全国共享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料库,包括教学资料和音像资料。同时,组织编写组主要成员和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授课教师队伍,精心制作了这门课程“精彩一课”的全程实况录像,为任课教师提供一套示范性、实用性强的教学参考资料。

问:为确保今年秋季成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高质量地实施新方案,在宏观指导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首先,要高度重视,各高校的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好这项工作。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最重要的是组织好、培训好教师队伍。各地各高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多解决实际问题。要及时宣传推广有关好经验、好做法。第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都要分别组织督导组,重点了解课程开设、教学组织机构、教师配备、学时安排等情况。中央督导组近期已到14个省(区、市)检查督导有关文件执行情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准备和开设情况已列入重点督导内容。(完)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6年09月18日 14:43

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 - 维多利亚老品牌网址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