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高职教育系统整合初探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林 苏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29日 20:31  浏览: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林 苏)
摘 要:为了形成高职教育整体优势,要对高职教育系统进行整合,以形成优质的教育资源。高职教育通过专业群、校企群、学校群的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整合的辐射效应、均衡效应和持久效应正在显现。
关键词:系统整合;专业群;校企群;学校群
高职教育是一个系统。它与学科型高等教育一样,也是通过国家、市场和学术权威三者之间的协调形成的复杂系统。所谓协调就是将高职教育中各个部分以及社会其他部分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系统[1]。高职教育的发展受到外部经济、社会变革和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与制约。这种内外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以及我国高职教育资源的紧缺决定了必须对高职教育系统进行整合,才能形成优质的教育资源。要通过高职教育自身的内涵建设,并置身政府、企业和教育内在的相互作用过程来优化教育结构,均衡教育差异,促进教育公平,形成高职教育整体优势及其持久效应,促进高职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专业群的整合,形成教学资源的优质群体
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培养国家新型工业化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优化校本的教学顶层设计。培养方案要强调校企合作,学工交替。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调整和优化专业的结构,使专业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范和加强专业的建设。高职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又要为学生提供未来职业迁移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此就要在大的专业领域里设置公共技术平台和多个专业方向,将多个专业有机地综合集成,整合成一批专业群。每个专业群都要围绕核心专业,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也就是要建设好专业梯队、优质课程、教材和课件以及真实工程环境的实训基地,凸显核心专业的示范与辐射效应。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按照专业群的要求进行整合。公共技术平台上的课程要以基础理论、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通过课程的综合化进行优化整合,注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以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方向上的课程强调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要将课程与职业标准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要把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活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打通教育和就业的通道。通过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理论、实践、创新并存。
高职院校的师资也要按照专业群的要求进行配备。公共技术平台上的任课教师要强化基础理论和科研能力,努力以最新的科技知识来教育学生;专业方向上的任课教师要强调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此就要将教学与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结合起来。鼓励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实现技术创新。这样既能为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又能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高职实践教学的资源配置也要按照专业群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目前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就要放在学工交替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的前端必须模拟真实的工程背景,建立科学合理的仿真实训体系,使学生在一定的工程背景中接受系统的、规范的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基地要将真实的企业引入到实践教学体系。按照职业能力培养循环递进的规律,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让学生实行跟班顶岗形式的实习,形成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终端。学生经过规范的生产实践,能够了解真实的工厂,熟悉真实的生产。总之高职院校要着力专业群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的创建,并以它们为引领,推动专业群的课程、教材、师资和实训基地等方面的整体建设,真正形成优质的教学资源群。这是对高职教育系统进行整合的内核所在。
二、校企群的聚合,形成产学资源的集合群体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道路。要形成产学研资源的集合群体,首先要对校内的教学资源特别是主干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按专业群将校内的实验、实训、技能鉴定和工程研发等中心组合起来,与相关的校办产业以及引进的社会企业整合在一起,建设校内产学研联合体。
高职院校还要建设产学研实质性结合的校外实践基地。要以行业为依托,强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参与各种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会组织的活动,积极向专业新领域发展行业网络,建立横向交流与合作的机制。要加大与社会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一般型产学研基地发展成紧密型产学研基地。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鉴定,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企业共同研发新品,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逐步形成一批校外产学研实质性结合的联合体。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产学研实质性结合,现在各地正在组建高职教育集团。这种集团是学校和企业在更深层次上的合作,它是一种教育联合体,也是一种产学资源集合体,它的实质是学校群与企业群的紧密结合。高职教育集团以一批高职院校为主,有政府的指导,有地方(行业)部门的协调,并有广泛企业的参与,是高职教育校企资源整合的有效方式。高职教育集团最好是各成员学校和企业单位的人财物和独立法人地位保持不动,按地域和行业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整合。这样的集团能按照地区行业的标准和要求,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容易得到地区政府的支持。这样的集团行业背景明晰,有支柱产业的支撑,专业与行业结合紧密,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和校企群的合作,也容易集合优势,凝聚核心竞争力,核心学校的主导和辐射作用也易于发挥。高职教育集团应把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三者融为一体,使联合体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集团以高职教育为主,同时还为合作企业职工进行职业培训,开展继续教育,为城市下岗工人、待业人员以及农村转移的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农业技术人员。这种产学资源的集合群体现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仅江苏省就按照上述模式组建了10个高职教育集团。
三、学校群的融合,形成资源共享的教育群体
高职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框架下,促进中等与高等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并将自身有机地统一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使职业教育在人们受教育的全过程和整个职业生涯中得以完善。
显然,高职教育应该注意和普通中等教育的相互沟通与融合。高职教育除与中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外,还要与普通高中相互衔接与沟通。在普通高中教育中有机地渗透技术教育的内容,在基础课程中开设技术类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和技术能力,为高职的学生奠定了技术学习的基础,使他们能更快地进入专业技术的学习。高中阶段对技术的热情与关注,对高中学生创造意识的萌生和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更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应在与普通高等教育活动的整合中发展。根据教育活动内在统一性的特点,通过两者之间的协调和补充,形成比较合理的发展和活动策略,将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2]。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各地都在建设大学城。大学城是大学之间一种松散的联合而不是集中统一的实质性合并。构建大学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了更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地区的高科技发展。大学城这一组织形式能把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统一为一个整体。这个一体化的大学城将使高等学校成为经济社会中心的基地,可能就是实现后工业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3]。高职院校进入大学城,与普通高校有了更多的联系和更好的衔接,和普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师资和设备方面实行资源共享。更为重要的是在科研和科技开发方面,可以使高职院校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有了更高的平台,体现了高职教育系统柔性整合的特征。有的地区还以高职院校为主建设高职城,实行开放式办学和资源共享。如江苏省常州市五个高职院校加一个应用型本科院校组成的高职城就是按这种模式整合的。高职城内的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产学研合作方面可以相互交流,实行优势互补。在资源方面可以采取学分互认、跨校选课以及大类专业实训基地通用等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相近地区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上述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特别是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之间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呢?真正的教育公平不仅是指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还要和其他人一样享有受到同等程度优质教育的机会,它代表整合高职教育系统的价值取向。我国东西部之间高职教育发展很不均衡,所以,我国政府近年来在组织了东西部普通高等院校对口支援以后,又组织了东西部高职教育之间的对口支援。对口支援是一种以学校为单位的具有无偿性质的援助性联合办学,是促进东西部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的资源整合,也是政府层面推进教育公平的宏观举措。在高职教育对口支援中,西部紧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核心。所以当前高职教育对口支援应以合作专业为对口支援的重要载体,开展合作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支援工作。高职教育在对口支援中要着力为受援学校增添新的活力,增强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支援学校要通过沟通和交流,与受援学校一起探索符合西部地区需要和特点的办学模式,创新适合西部文化教育特点的管理制度。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东部要建设一些与西部高职院校共享的高水平示范实训基地,安排受援学校的学生到东部优质的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为受援学校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并通过辐射作用,促进西部院校建设自己的实训基地。2005年教育部组织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东部高职院校与西部19所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对口支援工作,有力的促进了西部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已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但高职教育结构调整的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但要注重自身质量的不断提高,更要通过结构上的优化,也就是国家、社会和高职教育相互作用的整合过程,来激活教育质量的提升潜质。通过实践,我们看到高职教育在系统构建专业群、校企群、学校群的进程中,整体优势逐渐形成,整合的辐射效应、均衡效应和持久效应正在显现。高职教育系统整合已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新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国家在政策、法规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速以自身质量改进为主题的内涵建设,对每所高职院校和整个高职教育系统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使中国高职教育优质的教育资源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 [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2]陈解放.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范性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03).
[3]潘懋元.大学城将是高等学校成为经济社会中心的重要基地[J].高等教育研究,2002(02).

《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6年11月29日 20:31

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 - 维多利亚老品牌网址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