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周介铭:大学精神的培育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30日 08:24  浏览: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周介铭

我们常说,人是应该有一点精神的。一所大学就像一个人一样,也应形成自己特有的精神风貌,内在品质和气度。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内在气质,是学校发展哲学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它外化为学校的学风、教风、师德、师风。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培育新时期具有我国特色、学校特点的大学精神,是摆在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和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培育大学精神,有助于在校园内积淀起具有教育熏陶作用、凝聚感召作用、激励引导作用的治学思路,有助于在承袭与创新中宏扬先进的大学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艰巨期,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竞争亦日趋激烈。置身于这样的生态环境之中,大学要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学培育与环境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服务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理念与精神文化,而这一切,正是培育大学精神的目的和意义所在。纵观现代大学发展史,可以发现,作为以追求真理、传承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大学,若没有积极向上的理想、催人奋进的精神,那将缺乏自我更新发展的生机活力。大学在促提高、谋发展时,只有树立远大的目标,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照耀下,才能于教泽绵绵,薪火相传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就。

通过培育大学精神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的协调发展。学校要谋求发展,不但要注重校园自然景观的建设,更要通过传承与创新,构建能反映自身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高校人文景观,要建好一所大学,就要全面地梳理传统的思想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协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共同发展。大学要以探索科学技术,解决现实问题为己任,但大学又决不是仅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适应社会当前需要而设立,大学要传授的是一代代学子一生都需要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方法和思想,它要探求人类最有普遍意义和恒久价值的真理,让人们知道为什么和应该怎样。所以,大学之谓大,非面积之广,人数之众,而是在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借鉴扬弃、革故鼎新的过程中,形成立人惠众的品位与气质,惟其如此,大学方能在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中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现代大学愈来愈重视通过塑造大学精神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大学的影响力大小是大学生命力强弱的标志。一所学校影响力越大,知名度越高,其发展空间就愈广,于社会的贡献也就愈多。当前,很多大学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在对外宣传时,不仅仅介绍自己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而且愈发重视宣传自己的特色、理念、精神、目标和价值观,在介绍自己成绩和实力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文化品位的展示。实践证明,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可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学校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培育大学精神已成为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从本质上讲,培育大学精神就是提炼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要以切合实际、特色鲜明、促进内涵发展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域外的先进理念是我们在瞬息万变的新的社会条件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大学活动的一切领域和环节,既是理论抽象,又是实践操作,但其精髓体现在理念、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上,惟其如此,才抓住了大学发展的根本,而根本固则枝叶繁,因此,大学精神在大学的生存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的灵魂,发挥着激励意志、规范行为、凝聚人心的功能。培育大学精神,关键要结合学校实际,获得师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的理念与精神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生长起来的。应在总结学校发展历史,提炼学校发展经验,反思学校发展问题,分析学校发展现状基础上加以归纳、论证,只有对学校的历史与现状作充分的研究,既重视传统进行纵比,又强调借鉴进行横比,分析与其他学校相比较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才能增强办学理念对学校发展的导向性,培养起既尊重客观规律又体现时代特点的大学精神。

总之,发展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培育大学精神,当求真务实,立意高远,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建设富有个性特色的大学文化,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周介铭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博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硕士点学术带头人,1998年起受聘为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他主持和承担的项目获原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还多次获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并于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教学与教学管理方面,先后两次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已出版专著3部,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6年11月30日 08:24

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 - 维多利亚老品牌网址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