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19日 09:46  浏览:
摘 要: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综合性大学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教育学博士生或教育学一级学科、师范类院校等是高等教育学研究重要的专业化和学科性的力量。高职高专院校、独立学院的高等教育科研有待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区域分布不均衡,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发文数量明显高于内地和欠发达地区。作者队伍中合作署名现象普遍,主要由教学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在读硕博研究生三部分人构成,高级职称比例高。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分布;作者队伍
为总结与推广我国群众性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推动我国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中国高教研究》于近日完成了每年一次的全国范围内有关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汇总统计分析工作。统计范围为2006年1月至12月在《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教育发展研究》(上海)、《中国高等教育》(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江苏高教》(南京)、《教师教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现代大学教育》(长沙)、《高校理论战线》(北京)、《高教探索》(广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14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
2006年14家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共3814篇,剔除其研究对象不属于高等教育领域内的论文后总计3468篇。按照第一署名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其中563所全国高等院校(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独立学院、军事院校)发表的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共3146篇(含军事院校发表论文20篇),占90.72%;境外高等院校及非普通高等院校发表的论文(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共314篇,占9.05%;另外,作者工作单位不详的有8篇。其中,全国高等院校发表的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3146篇为有效统计论文,本文的统计数据以此为依据。
一、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院校分布情况分析
截至2006年5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共185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07所,高职高专院校1147所;另有独立学院318所,军事院校114所。其中有441所普通高等院校(占同类院校总数的62.37%)、104所高职高专院校(占同类院校总数的9.07%)、18所独立学院(占同类院校总数的3.20%)、15所军事院校(占同类院校总数的13.16%)共563所院校2006年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所有院校总数的24.63%。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06年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情况。2006年有441所普通高等院校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2957篇,占所有发文总量的93.99%。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列,限于篇幅,只列出发表5篇以上论文的高校159所,这些高校占发文高校总数的28.24%,他们发表的论文占被统计论文总量的75.21%。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分布有以下特点:
第一,综合性大学或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在2006年间,发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论文数排名前10位的院校共发表论文719篇,其中华中科技大学158篇、浙江大学90篇、清华大学75篇、厦门大学74篇、北京师范大学73篇、北京大学70篇、华东师范大学64篇、哈尔滨师范大学43篇、湖南师范大学37篇、南京大学35篇。他们基本上都是综合性大学或全国重点大学,占被统计院校总数的1.77%,其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统计论文总数的22.81%,是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发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在17篇以上(含17篇)的院校有37所(多数为重点大学),占到被统计院校总数的6.57%,其发表论文总数1345篇,占被统计论文总量的42.75%。
第二,全国重点建设院校发文比率远高于其他院校。我们把2006年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441所普通高等院校分为两类,一类是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院校,另一类是未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其他院校。进入“985工程”的高等院校共38所,占被统计院校的6.75%,其中发表论文的院校数是37所,其发表论文总量1015篇,在被统计论文中的贡献率为32.26%;进入“211工程”的高等院校共107所,发表论文的院校数是99所,占被统计院校的17.58%,其发表论文总量1594篇,在被统计论文中的贡献率为50.67%。因为进入“985工程”的院校同时也是“211工程”的院校,因而其他未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发文院校有334所,占被统计院校的75.74%,其发文总量为1532篇,在所有被统计论文中的贡献率为48.70%。这些数据表明,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对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重视程度、科研水平和对提高高等教育科研水平的贡献远远高于其他院校。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具有群众参与的普遍性特点。发表论文数量在2-16篇的院校共有322所,占被统计院校总数的57.19%,他们共发表论文1597篇,占被统计论文总量的50.77%。发表1篇论文的院校有204所,占被统计院校总数的36.23%,其发文量占被统计高校论文总量的6.48%。两者相加,有近93.42%的被统计院校发表了57.25%的论文,显示了高等教育科研群众参与的普遍性特点。
第四,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取得显示了高等教育专业化研究的特点。全国具有教育学一级学科或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院校共16所,只占被统计院校的2.84%,而其发表论文总量799篇,在被统计论文中的贡献率为25.40%;其中硕、博研究生发表论文300篇,占这些院校发文数的37.55%,占所有硕、博研究生发文数的65.65%(见表5)。可见,学科性、专业化的研究是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取得的重要因素。
第五,师范类院校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全国有师范类大学(36所)和院校(58所)共94所,其中发文院校75所,占同类院校总数的79.79%,占被统计院校总数的17.01%;75所师范类院校共发文601篇,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19.10%,说明师范类院校发表教育科研论文的比率高于其他类的院校;发文前10位的高校中,师范类院校占了4名,发文前100名的高校中,师范类院校占了23名,说明师范类院校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全国高职高专院校2006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就高等教育科研来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2006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是:
第一,发表文章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少、比例低,发文总数少。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中,全国1147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截至2006年5月15日),发表论文院校为104所,仅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9.07%。104所高职高专院校在14家高等教育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94篇,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6.17%(表2为2006年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2篇以上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他们发文数占被统计论文总量的4.04%)。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数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占52.80%,是真正意义上的半壁江山,而在14家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论文比例只占6.17%,这是极不相称的两个数据,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有较大提高的今天,从发表教育科研论文数量这一标志性特征来看,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科学研究显然是滞后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能为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是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的重要力量。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高度重视和加强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办学机制、学术研究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狠下功夫。
第二,国家重点建设的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发文情况稍好于其他高职院校,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2006年国家批准了首批重点建设的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28所院校中,有10所院校发表了论文,总量为36篇,在所有被统计论文中的贡献率为1.14%;这10所院校占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0.87%,但发文总量占了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总数的18.56%。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有较突出的表现。示范性高职院校要真正成为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职发展之路,必须下大力气推进高职教育科研的发展。
3.全国独立学院2006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中,全国318所独立学院中,发表论文院校为18所(见表3),仅占全国独立学院总数的5.66%。18所独立学院在14家高等教育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2篇,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1.34%。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11篇)、浙江大学城市学院(10篇)两所院校独占鳌头。可见,就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来看,总体上,独立学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二、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区域分布情况分析
从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看,研究力量区域分布不均衡,发文集中在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内地和边远地区的学术研究明显滞后。表4列出了全国除台湾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具体发文篇数。从中可以看出发表论文较多的院校依次集中在江苏、北京、浙江、湖北、广东、黑龙江、上海、湖南等省市,这8个省市的院校发表论文篇数占被统计论文的72.47%;其他的23个省市自治区发表的论文占27.53%,其中甘肃、山西、云南、内蒙古、新疆、贵州、海南、宁夏、西藏、青海等10个省市自治区发表的论文只占到2.23%,其余的13个省市自治区占25.30%。数据表明,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情况地区分布不均衡,内地、边远和不发达地区院校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亟待加强。数据分析显示,区域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情况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与各省市高校的分布相关,其相关系数是0.62;二是与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的分布相关,其相关系数是0.71;三是与14家中文核心期刊的分布相关,其相关系数是0.76。可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区域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与高校的分布及建设水平直接相关。
三、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队伍情况分析
对论文的作者队伍数据分析后得出以下特点。
第一,论文中合作署名现象普遍,论文合著率比较高。合著率表明了作者合作研究的程度。2006年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3146篇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中,有1126篇署名合作发表,合著比例为35.79%。其中2人合作是主要形式,有834篇,占74.07%;3人合作的有217篇,占19.27%;4人及4人以上合作的有75篇,占6.67%。合作率高一方面表明合作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科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值得提倡;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发文中署名的搭便车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规范建设。
第二,作者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构成,构成比例较均衡。作者队伍按其身份可分为:教学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就读学生三大类。其中,教学科研人员共发表论文1055篇,占33.53%;行政管理人员发表论文1063篇,占33.79%;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457篇,占14.53%,其中博士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总计342篇,在被统计的论文中的贡献率为10.87%,有些院校发表的文章总数中,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发文的数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见表1);作者职务不详的有570篇,占18.12%。从中可以看出,教学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发文贡献率各占1/3强。教学科研人员主要是一线的教师和高等教育学的专职研究人员,如高校高教所室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中主要是院校的院校长、书记、教务处长、宣传部长及系主任等中层管理干部。这说明了这两类群体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也说明了高等教育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或领域。此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是教育科研中一支年轻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三,作者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比例较高。作者队伍按照职称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类。在被统计的1649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具有初级职称的41人,占2.49%;具有中级职称的297人,占18.01%;具有高级职称的1311人,占79.50%。作者队伍中具有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的比例为1∶7.2∶32。可见,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是高等教育学14家核心期刊的核心作者队伍,是主要的支撑力量。这也说明了14家核心期刊的作者队伍层次较高,也保证了所刊发的文章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
表2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2006年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情况
名次
高职高专院校
篇数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14
2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8
3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7
 
南通职业大学
7
5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6
6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5
8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4
10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3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3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3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3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3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3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3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3
 
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
3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3
21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2
 
大庆职业学院
2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2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
 
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2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2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2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2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

表3 全国独立学院 2006年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情况

排名
独立学院
篇数
1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11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10
3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2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2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2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2
盐城工学院博雅学院
2
8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1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1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1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1
吉林建工学院建筑装饰学院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1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1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1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1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1
中南大学湘雅学院
1

表4全国各省市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分布情况表

隶属省市
论文篇数
占百分比
江苏
429
13.64%
北京
428
13.60%
浙江
307
9.76%
湖北
294
9.35%
广东
219
6.96%
黑龙江
209
6.64%
上海
198
6.29%
湖南
196
6.23%
陕西
98
3.12%
福建
85
2.70%
山东
77
2.45%
河北
71
2.26%
吉林
70
2.23%
重庆
65
2.07%
安徽
64
2.03%
江西
49
1.56%
辽宁
48
1.53%
四川
46
1.46%
河南
44
1.40%
天津
44
1.40%
广西
35
1.11%
甘肃
21
0.67%
山西
16
0.51%
云南
16
0.51%
内蒙古
5
0.16%
新疆
5
0.16%
贵州
4
0.13%
海南
1
0.03%
宁夏
1
0.03%
西藏
1
0.03%
青海
0
0%

表5全国具教育学科、博士点高校发文统计表
序号
具教育学科、博士点高校
论文篇数
其中硕、博学生发文篇数
百分比
1
华中科技大学
158
92
58.23%
2
浙江大学
90
29
32.22%
3
清华大学
75
12
16.00%
4
厦门大学
74
41
55.4%
5
北京师范大学
73
24
32.88%
6
北京大学
70
16
22.86%
7
华东师范大学
64
28
43.75%
8
湖南师范大学
37
13
35.14%
9
南京大学
35
5
14.29%
10
南京师范大学
34
11
32.35%
11
华中师范大学
25
9
36.00%
12
华南师范大学
17
3
17.65%
13
东北师范大学
16
7
43.75%
14
苏州大学
16
3
18.75%
15
西北师范大学
13
6
46.15%
16
西南师范大学
2
1
50.00%
摘 要: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综合性大学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教育学博士生或教育学一级学科、师范类院校等是高等教育学研究重要的专业化和学科性的力量。高职高专院校、独立学院的高等教育科研有待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区域分布不均衡,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发文数量明显高于内地和欠发达地区。作者队伍中合作署名现象普遍,主要由教学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在读硕博研究生三部分人构成,高级职称比例高。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分布;作者队伍
为总结与推广我国群众性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推动我国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中国高教研究》于近日完成了每年一次的全国范围内有关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汇总统计分析工作。统计范围为2006年1月至12月在《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教育发展研究》(上海)、《中国高等教育》(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江苏高教》(南京)、《教师教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现代大学教育》(长沙)、《高校理论战线》(北京)、《高教探索》(广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14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
2006年14家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共3814篇,剔除其研究对象不属于高等教育领域内的论文后总计3468篇。按照第一署名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其中563所全国高等院校(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独立学院、军事院校)发表的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共3146篇(含军事院校发表论文20篇),占90.72%;境外高等院校及非普通高等院校发表的论文(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共314篇,占9.05%;另外,作者工作单位不详的有8篇。其中,全国高等院校发表的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3146篇为有效统计论文,本文的统计数据以此为依据。
一、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院校分布情况分析
截至2006年5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共185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07所,高职高专院校1147所;另有独立学院318所,军事院校114所。其中有441所普通高等院校(占同类院校总数的62.37%)、104所高职高专院校(占同类院校总数的9.07%)、18所独立学院(占同类院校总数的3.20%)、15所军事院校(占同类院校总数的13.16%)共563所院校2006年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所有院校总数的24.63%。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06年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情况。2006年有441所普通高等院校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2957篇,占所有发文总量的93.99%。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列,限于篇幅,只列出发表5篇以上论文的高校159所,这些高校占发文高校总数的28.24%,他们发表的论文占被统计论文总量的75.21%。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分布有以下特点:
第一,综合性大学或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在2006年间,发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论文数排名前10位的院校共发表论文719篇,其中华中科技大学158篇、浙江大学90篇、清华大学75篇、厦门大学74篇、北京师范大学73篇、北京大学70篇、华东师范大学64篇、哈尔滨师范大学43篇、湖南师范大学37篇、南京大学35篇。他们基本上都是综合性大学或全国重点大学,占被统计院校总数的1.77%,其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统计论文总数的22.81%,是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发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在17篇以上(含17篇)的院校有37所(多数为重点大学),占到被统计院校总数的6.57%,其发表论文总数1345篇,占被统计论文总量的42.75%。
第二,全国重点建设院校发文比率远高于其他院校。我们把2006年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441所普通高等院校分为两类,一类是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院校,另一类是未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其他院校。进入“985工程”的高等院校共38所,占被统计院校的6.75%,其中发表论文的院校数是37所,其发表论文总量1015篇,在被统计论文中的贡献率为32.26%;进入“211工程”的高等院校共107所,发表论文的院校数是99所,占被统计院校的17.58%,其发表论文总量1594篇,在被统计论文中的贡献率为50.67%。因为进入“985工程”的院校同时也是“211工程”的院校,因而其他未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发文院校有334所,占被统计院校的75.74%,其发文总量为1532篇,在所有被统计论文中的贡献率为48.70%。这些数据表明,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对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重视程度、科研水平和对提高高等教育科研水平的贡献远远高于其他院校。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具有群众参与的普遍性特点。发表论文数量在2-16篇的院校共有322所,占被统计院校总数的57.19%,他们共发表论文1597篇,占被统计论文总量的50.77%。发表1篇论文的院校有204所,占被统计院校总数的36.23%,其发文量占被统计高校论文总量的6.48%。两者相加,有近93.42%的被统计院校发表了57.25%的论文,显示了高等教育科研群众参与的普遍性特点。
第四,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取得显示了高等教育专业化研究的特点。全国具有教育学一级学科或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院校共16所,只占被统计院校的2.84%,而其发表论文总量799篇,在被统计论文中的贡献率为25.40%;其中硕、博研究生发表论文300篇,占这些院校发文数的37.55%,占所有硕、博研究生发文数的65.65%(见表5)。可见,学科性、专业化的研究是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取得的重要因素。
第五,师范类院校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全国有师范类大学(36所)和院校(58所)共94所,其中发文院校75所,占同类院校总数的79.79%,占被统计院校总数的17.01%;75所师范类院校共发文601篇,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19.10%,说明师范类院校发表教育科研论文的比率高于其他类的院校;发文前10位的高校中,师范类院校占了4名,发文前100名的高校中,师范类院校占了23名,说明师范类院校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全国高职高专院校2006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就高等教育科研来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2006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是:
第一,发表文章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少、比例低,发文总数少。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中,全国1147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截至2006年5月15日),发表论文院校为104所,仅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9.07%。104所高职高专院校在14家高等教育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94篇,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6.17%(表2为2006年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2篇以上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他们发文数占被统计论文总量的4.04%)。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数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占52.80%,是真正意义上的半壁江山,而在14家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论文比例只占6.17%,这是极不相称的两个数据,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有较大提高的今天,从发表教育科研论文数量这一标志性特征来看,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科学研究显然是滞后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能为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是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的重要力量。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高度重视和加强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办学机制、学术研究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狠下功夫。
第二,国家重点建设的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发文情况稍好于其他高职院校,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2006年国家批准了首批重点建设的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28所院校中,有10所院校发表了论文,总量为36篇,在所有被统计论文中的贡献率为1.14%;这10所院校占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0.87%,但发文总量占了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总数的18.56%。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有较突出的表现。示范性高职院校要真正成为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职发展之路,必须下大力气推进高职教育科研的发展。
3.全国独立学院2006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中,全国318所独立学院中,发表论文院校为18所(见表3),仅占全国独立学院总数的5.66%。18所独立学院在14家高等教育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2篇,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1.34%。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11篇)、浙江大学城市学院(10篇)两所院校独占鳌头。可见,就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来看,总体上,独立学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二、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区域分布情况分析
从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看,研究力量区域分布不均衡,发文集中在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内地和边远地区的学术研究明显滞后。表4列出了全国除台湾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具体发文篇数。从中可以看出发表论文较多的院校依次集中在江苏、北京、浙江、湖北、广东、黑龙江、上海、湖南等省市,这8个省市的院校发表论文篇数占被统计论文的72.47%;其他的23个省市自治区发表的论文占27.53%,其中甘肃、山西、云南、内蒙古、新疆、贵州、海南、宁夏、西藏、青海等10个省市自治区发表的论文只占到2.23%,其余的13个省市自治区占25.30%。数据表明,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情况地区分布不均衡,内地、边远和不发达地区院校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亟待加强。数据分析显示,区域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情况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与各省市高校的分布相关,其相关系数是0.62;二是与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的分布相关,其相关系数是0.71;三是与14家中文核心期刊的分布相关,其相关系数是0.76。可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区域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与高校的分布及建设水平直接相关。
三、2006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队伍情况分析
对论文的作者队伍数据分析后得出以下特点。
第一,论文中合作署名现象普遍,论文合著率比较高。合著率表明了作者合作研究的程度。2006年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3146篇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中,有1126篇署名合作发表,合著比例为35.79%。其中2人合作是主要形式,有834篇,占74.07%;3人合作的有217篇,占19.27%;4人及4人以上合作的有75篇,占6.67%。合作率高一方面表明合作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科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值得提倡;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发文中署名的搭便车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规范建设。
第二,作者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构成,构成比例较均衡。作者队伍按其身份可分为:教学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就读学生三大类。其中,教学科研人员共发表论文1055篇,占33.53%;行政管理人员发表论文1063篇,占33.79%;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457篇,占14.53%,其中博士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总计342篇,在被统计的论文中的贡献率为10.87%,有些院校发表的文章总数中,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发文的数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见表1);作者职务不详的有570篇,占18.12%。从中可以看出,教学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发文贡献率各占1/3强。教学科研人员主要是一线的教师和高等教育学的专职研究人员,如高校高教所室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中主要是院校的院校长、书记、教务处长、宣传部长及系主任等中层管理干部。这说明了这两类群体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也说明了高等教育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或领域。此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是教育科研中一支年轻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三,作者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比例较高。作者队伍按照职称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类。在被统计的1649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具有初级职称的41人,占2.49%;具有中级职称的297人,占18.01%;具有高级职称的1311人,占79.50%。作者队伍中具有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的比例为1∶7.2∶32。可见,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是高等教育学14家核心期刊的核心作者队伍,是主要的支撑力量。这也说明了14家核心期刊的作者队伍层次较高,也保证了所刊发的文章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
表2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2006年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情况
名次
高职高专院校
篇数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14
2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8
3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7
 
南通职业大学
7
5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6
6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5
8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4
10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3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3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3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3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3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3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3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3
 
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
3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3
21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2
 
大庆职业学院
2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2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
 
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2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2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2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2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

表3 全国独立学院 2006年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情况

排名
独立学院
篇数
1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11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10
3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2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2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2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2
盐城工学院博雅学院
2
8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1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1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1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1
吉林建工学院建筑装饰学院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1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1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1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1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1
中南大学湘雅学院
1

表4全国各省市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分布情况表

隶属省市
论文篇数
占百分比
江苏
429
13.64%
北京
428
13.60%
浙江
307
9.76%
湖北
294
9.35%
广东
219
6.96%
黑龙江
209
6.64%
上海
198
6.29%
湖南
196
6.23%
陕西
98
3.12%
福建
85
2.70%
山东
77
2.45%
河北
71
2.26%
吉林
70
2.23%
重庆
65
2.07%
安徽
64
2.03%
江西
49
1.56%
辽宁
48
1.53%
四川
46
1.46%
河南
44
1.40%
天津
44
1.40%
广西
35
1.11%
甘肃
21
0.67%
山西
16
0.51%
云南
16
0.51%
内蒙古
5
0.16%
新疆
5
0.16%
贵州
4
0.13%
海南
1
0.03%
宁夏
1
0.03%
西藏
1
0.03%
青海
0
0%

表5全国具教育学科、博士点高校发文统计表
序号
具教育学科、博士点高校
论文篇数
其中硕、博学生发文篇数
百分比
1
华中科技大学
158
92
58.23%
2
浙江大学
90
29
32.22%
3
清华大学
75
12
16.00%
4
厦门大学
74
41
55.4%
5
北京师范大学
73
24
32.88%
6
北京大学
70
16
22.86%
7
华东师范大学
64
28
43.75%
8
湖南师范大学
37
13
35.14%
9
南京大学
35
5
14.29%
10
南京师范大学
34
11
32.35%
11
华中师范大学
25
9
36.00%
12
华南师范大学
17
3
17.65%
13
东北师范大学
16
7
43.75%
14
苏州大学
16
3
18.75%
15
西北师范大学
13
6
46.15%
16
西南师范大学
2
1
50.00%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7年04月19日 09:46

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 - 维多利亚老品牌网址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