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我国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26日 08:50  浏览:
一、发展规模的区域比较
从时间顺序和区域分布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由东到西的梯度推进发展态势。如果说10年前主要是由东部发达地区开始兴起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热潮,那么目前这股热潮已经朝着中、西部地区推进。
2005年,全国招收的高职(专科)学生占本、专科学生的平均比例为53.1%。从区域分布看,全国31个省区中高出这一平均比例的省区共14个,其中中部地区占8个,东、西部地区各占3个。在这一比例超过60%的5个省区中,中部占3席。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西部地区也出现了迅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势头,如广西、内蒙古、四川、贵州、青海和陕西等省区,其高职(专科)招生人数均超过了本、专科招生总人数的一半。广西壮族自治区甚至超过了60%,仅次于山东省,在全国31个省区中排名第二,见表1。
从招生和在校生人数看,2005年全国招收的 268.1万高职(专科)学生中,东部地区占38.2%,中部地区占40.5%,西部地区占21.3%。在713万高职 (专科)在校学生中,东部地区占38.1%,中部地区占 41.7%,西部地区占20.2%。中部地区高职(专科)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所占比例均已超过总数的4成,并要高出东部2个百分点以上。从高职(专科)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占本、专科的比例情况看,中部地区也均高出东、西部地区。可见,我国的中部地区正迎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旺盛期,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详见表2。
从2003年到2005年,全国高职(专科)招生由 199.7万人上升到268.1万人,增幅为34.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共17个,其中山东增幅最快,达 65.9%,其次为江苏,达53.5%,东、中部共有9省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余8个为西部地区;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个省区中,东部占6个,其中北京、吉林、浙江和上海等沿海地区其增长比例均低于 10%,上海甚至出现负增长。
从高职(专科)招生占本、专科招生总人数的比例看,2003年至2005年,全国总体比例基本保持平稳,由52.2%略微提高到53.1%,增幅不到1%。从各省区的情况看,增幅超过5%的省区有3个,他们是山东、新疆和宁夏,其招生比例增幅分别为7.75%、 7.05%和5.8%。值得一提的是,从2003年到2005年,山东省的招生人数增长和招生比例增幅均位居各省之首,表明近年来山东省的高职(专科)发展迅猛,发展比较快的省份还有江苏、新疆、宁夏和江西等;从200:J年到2005年,高职(专科)招生比例减少的省份有10个,其中减幅在4%以上的省区依次为西藏(— 7.1%)、浙江(—5.8%)、上海(—4.8%)、广东(—4.5%)和河北(-4.4%)。与山东省发展迅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的招生人数和招生比例均为负增长,并位居各省之尾,这与最近几年一部分比较好的高职院校陆续升格为本科院校有直接的关系。发展相对缓慢的省份还有浙江、吉林、河北和北京等,详见表3。

二、供给资源的区域比较
(一)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2005年全国高职(专科)平均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3.32平方米,列前三位的省区依次为北京、陕西和新疆,分别为44平方米、43.9平方米和40.8平方米。从分布情况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15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16个,基本持平。从东、中、西部分布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4个(占 44.4%)、中部6个(占60%)、西部5个(占41.7%)。整体上看,除西藏外,其余30个省区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分布相对比较均衡,见表4。
(二)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2005年全国高职(专科)平均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6.6平方米,从全国31个省区的分布情况看,高于这一平均水平的只有10个省区,所占比例不到1/3。其中,东部4个(占44.4%),中部3个(占 30%),西部3个(25%)。这表明大部分省区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行政用房的建设和扩充,,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见表5。
(三)生均图书
2005年全国高职(专科)平均生均图书为65册。全国31省区中,高于这一平均水平的共有20个省区,占64.5%。其中,东、中、西部分别为5个、6个和9个,分别占各自的比例为55.6%、60%和75%。与生均占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正好相反,西部地区在生均图书占有量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其中,生均图书超过 80册的今个省份均在西部地区,依次是西藏(132册)、陕西(88册)、贵州(87册)和宁夏(81册),见表6。
(四)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2005年全国高职(专科)平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5492元。东部地区依仗其强劲的经济后盾,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有7个,占77.8%;相比之下,中部地区相对较弱, 10个省区中只有3个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仅占30%,同比西部尚低近1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有5个省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见表7。
由此可见,今后几年中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当地经济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中部的崛起也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过程。
(五)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的高低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职(专科)院校师资队伍的质量水平。2005年,全国高职(专科)院校高级职称教师的平均比例为 29.2%。从分布情况看,东、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师资资源优势,而西部地区相对弱一些。东部有5省区其高级职称教师比例高于全国平均线,占55.6%,其中辽宁、北京超过了35%;中部有6省区其比例高于全国平均线,占60%,其中黑龙江和吉林省超过了 35%;西部12省区中,在全国平均线以上的省区仅为3个,占1/4,其中比例最高的宁夏为33%,最低是西藏,仅为9%,见表8。
三、发展的协调度界定
一个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张只有与供给资源相匹配,才能有效保证教育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我们界定区域发展的协调度为“发展规模”与“供给资源”的协调程度。区域“发展规模”与“供给资源”的协调度反映了各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后劲。各地区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解决好高职发展中规模扩大与资源供给的协调性关系,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才能使各地区的高职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体上协调发展。
(一)指标说明
“发展规模”主要指从2004年到2005年这一时段独立设置高职(专科)院校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两项指标之增长幅度。其反映了当前各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的快慢。从全国的情况看, 2004年到2005年独立设置高职(专科)院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增长了20.1%和27.0%,比同期本科院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增长幅度分别高出7.5和 12个百分点;校均规模增长21.8%,也高出本科院校 14.2个百分点,见表9。这表明,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
“供给资源”主要指从2004年到2005年这一时段独立设置高职(专科)院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图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和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等指标增长幅度。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高职(专科)院校的资源处于“供不应求”局面。即在高职(专科)院校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供给资源却基本处于减少的状况(只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基本保持不变),从2004年到2005年,高职(专科)院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减少10。3%、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减少9.5%、生均图书减少 9.5%、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减少5.3%,分别比同期本科院校的相应指标值要低7.9、9.8、10.3和9.0个百分点,见表9。
(二)分类说明
现根据各地区高职(专科)院校发展的不平衡性,将我国31个省区“发展规模”与“供给资源”的协调度分列以下三类:
第一类区域是“基本协调”,指这类区域从2004年到2005年这一时间段里,高职(专科)院校在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扩大或基本保持平衡的情况下,其大部分供给资源指标能实现增长或基本保持不变,基本达到了规模发展与资源供给的协调一致性。
第二类区域是“基本不协调”,指这类区域从 2004年到2005年这一时间段里,在院校招生规模或在校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其大部分供给资源指标呈现负增长,并且至少有两个供给资源指标的增幅在全国平均水平线以下。
第三类区域是“不协调”,指这类区域从2004年到2005年这一时间段里,院校的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增长幅度均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而所有供给资源指标的增长率又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出“规模发展过快”与“资源供给不足”的极度不协调性。
四、区域发展的综合评价
(一)一类区域分析
一类区域共有10个省区,约占1/3,见表10。这10个省区2005年合计招生人数超过了招生总人数的 42%。其中,湖南、广东、河南和湖北4省区均为招生“大户”,2005年,其招生人数均超过了10万人(全国 31个省区共有6个省区招生人数超过107Y人),4省区合计招生人数超过全国招生总人数的26%。
从2004年到2005年这一时段看,湖南省、吉林省和天津市的发展规模与供给资源协调性相对较好。湖南省在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分别增长 30.2%和22.6%的情况下,供给资源中除“生均图书”略有下降外,其余几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增长幅度位居各省之首,“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增长幅度位居第二;吉林省招生的增长幅度达到45.1%,是3个增幅超过40%的省份之一,供给资源中除“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在各省区中的下降幅度较大外,“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和“生均图书”的增(减)幅基本保持稳定,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实现了 3.6%的增幅,在各省区中名列前茅;天津市在招生规模增长15.9%的情况下,“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和“生均图书”也分别实现了9.2%和5.7%的增长幅度,分列各省区的第三和第二位。这三省区今后几年要继续保持“规模”与“资源”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根据各自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状况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控制招生人数;另一方面要注意供给资源中各项指标的协调发展。
广东、广西、河南和湖北4省区从2004年到2005年一年中的招生增长幅度在全国31个省区中属于“中偏下”,即均低于全国20.1%的平均幅度,又都高于10%的增幅。从供给资源的几项指标看,除“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有所提高和天津的“生均图书”外,其他几项指标基本无(正)增长,有几项指标甚至在全国平均水平线以下。但相对而言,这4个省区的“规模”与“资源”在总体上仍能基本保持协调。建议今后几年这4省区一方面要加强对本地区招生规模的调控,同时要加大供给资源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一些薄弱环节的建设和投入,如广东省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广西的“生均图书”、河南的“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和湖北的“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等。
上海、浙江和陕西3省区从2004年到2005年的一年中,其招生增长幅度在全国31个省区中属于“偏下”水平,即均低于10%的增幅。供给资源中,除个别指标外,其增(减)幅也基本保持稳定。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这3省区的规模发展与资源供给能基本保持协调。但从长远看,要维持这种协调,这3个省区必须实行规模与资源供给的同步发展计划。
(二)二类区域分析
二类区域包括13个省区,占42%,见表11。这13个省1X2005年共招生56.4万人,占全国招生总人数的32.5%,其中招生人数超过4万的省区有江苏、河北、安徽和辽宁。
山西、内蒙古、辽宁、海南和青海5省区,近年来高职发展势头迅猛,从2004年到2005年一年中的招生增长幅度均超过了30%,高出全国平均增长幅度 10个百分点以上。山西省的招生增长幅度接近 40%,位居二类区域之首,在全国31个省区中排名第五;从5项供给资源的指标看,除“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和“高级职称教师比例”2项指标有所增长外,其余3项指标均呈负增长,并有2项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为供给资源发展上的不平衡。内蒙古从2004年到2005年一年中的在校生增长幅度达到 38.1%,但供给资源5项指标中的4项呈负增长,有3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和“生均教学行政用房”2项指标的增幅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近11个百分点。辽宁省2005年招生突破了 4万人次,招生增长幅度超过了33%,虽然“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这一指标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但“生均图书”等2项指标的增幅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增幅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还多。海南省的招生和在校生增长幅度均超过了36%,但“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和“生均教学行政用房”2项指标的增幅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10个百分点以上。青海省招生规模不大, 2005年在增幅接近32%的情况下,其招生人数仍不足0.4万人;从供给资源情况看,虽然“高级职称比例”这一指标增幅较大(在全国31省区中位居首位),但“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和“生均图书”3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综合上述对5个省区的分析,今后几年,这些省区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针对各自薄弱环节,或增强对教学仪器设备的改善,或加强建设和改善校舍、教学行政用房等,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省区的高职教育尽早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江苏、河北、安徽和辽宁4省区是招生“大户”, 2005年4省区平均招生人数达9.2万人,合计招生人数占全国招生总人数的21.2%,尤其是辽宁省,既是招生“大户”,又是增幅较快的省份。很明显,这些省区招生增幅的提高,一方面对在校生规模扩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会给当地供给资源带来较大影。向和负担。因此,今后几年,这些省区主要是要调控招生规模,注重规模发展与资源供给的协调性和一致性。甘肃和新疆2省区的招生规模增幅也高于20%。从供给资源看,甘肃省主要要加大对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资金投人,另外要加强对校舍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新疆除要增加图书资料外,重点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如提高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等。
江西、贵州和西藏3省区招生增幅或已明显回落,或增幅不大。如江西是全国31个省区中回落幅度最大的省区,从招生的绝对人数看,江西省2005年招生人数为6.8万,比2004年少招生1.3万人,但在校生规模仍增长26.1%。今后几年,这3省区主要是
要针对各自薄弱环节加大供给资源相应指标的投入力度,并注意供给资源各项指标的全面协调提升。
(三)三类区域分析
三类区域包括北京等8个省区,约占1/4,见表 12。2005年,这8个省区合计招生人数约占招生总人数的1/4。值得注意的是,8个省区中,除黑龙江外,其余7省区均为东、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占3个,西部占4个,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造成这种“不协调”的原因,既有政策上的问题,也有经济上的“力不从心”。从发展规模看,2004年至2005年,8个省区在校生规模均超过了全国平均规模。在招生方面,除宁夏招生人数略有减少外,其余7个省区均超过了全国招生的平均规模;而从供给资源的各项指标情况看,除云南省的“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有所提高外,8个省区的其余指标增幅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增长值(负值)均排列在全国各省区的最后几位,表明这一区域这些省区的发展规模与供给资源严重脱节。
因此,这些省区今后几年一方面要遏制盲目扩张的趋势,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发展规模,同时要重视和加大对供给资源的投资和建设力度,争取在“十一五”期末,从根本上扭转目前的“不协调”局面,使规模发展与资源供给基本达到和谐一致,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推进。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大部分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仍是以数量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本文以2004年到 2005年这一时间段里对各区域“发展规模”与“供给资源”的对比分析仅仅是一个例证。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由比较注重规模的快速发展,逐步转向更加注重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和办学效益上来,从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着力转向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内涵建设。为此,“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集中财力和优质资源,在国家有关部委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按照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通过重点建设一批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为抓手,以点带面,进一步带动各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抓住机遇,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体上的健康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7年06月26日 08:50

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 - 维多利亚老品牌网址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